氯化鈣制備方法
1、二水氯化鈣(脫水法)法:
將食用二水氯化鈣于200~300℃下進行干燥脫水,制得食用無水氯化鈣成品。
對于中性氯化鈣溶液,可采用噴霧干燥塔,在300℃熱氣流下進行噴霧干燥脫水,制得無水氯化鈣粉末狀成品。
2、噴霧干燥脫水法:將已除去重金屬的精制中性氯化鈣溶液,通過噴嘴從噴霧干燥塔上方噴成霧狀,與300℃熱氣流進行逆流接觸達到干燥脫水,得到粉末狀無水氯化鈣,制得食用無水氯化鈣成品。
3、母液法(堿法):由氨堿法制純堿時的母液,加石灰乳而得水溶液,經蒸發、濃縮、冷卻、固化而成。
4、復分解法(酸法):由碳酸鈣(石灰石)與鹽酸作用而得。
以上步驟完成后再加熱至260攝氏度,蒸發脫水 。
5、精制法:
生產中的副產品經精制而成。
制備碳酸鈉的索爾維法的副產品精制而成
無水氯化鈣的生產工藝無水氯化鈣為白色或灰白色固體(粒狀、塊狀或粉末),味微苦,無臭,易溶于水,溶于水時放出大量的熱,能溶于醇、醋酸等。 具有強烈的吸濕性,在空氣中極易潮解,因此多數用于各種物質的干燥劑。
一、生產原理
可用石灰石和鹽酸反應制得。主要化學反應如下:
CaCO3+2HCl→CaCl2+H2O+CO2↑
二、操作過程
1.制二水氯化鈣(CaCl2· 2H2O):將鹽酸(31 %)和石灰石粉,按2.2:1的配比投入反應缸中,在攪拌下發生反應,生成酸性氯化鈣溶液,移入澄清槽內。加入石灰乳,調溶液pH值為8.9~9,這時氫氧化鐵、氫氧化鎂沉淀析出。經澄清,過濾,濾液移在蒸發皿內加熱至172~174℃蒸發,經結晶,分離后于200~240℃下干燥脫水,即得二水氯化鈣。
2.制無水氯化鈣:將二水氯化鈣再加熱至260~300℃,干燥脫水,即變為白色的無水氯化鈣。
流態化生產粒狀氯化鈣的工藝,其特征在于以液體氯化鈣為原料,霧化的液體氯化鈣與溫度為380-420℃的高溫熱氣形成混合流態化狀態,在粒狀氯化鈣晶種的作用下得到粒狀無水氯化鈣。
無水氯化鈣,含鈣達32%,雪花顆粒狀。植物上,可以做基肥,要是在水肥一體化中,因溶解性不好,所以不常用!
二水氯化鈣,含鈣量達27%,片狀、粉狀,溶解性良好,溶液澄清。在農業上,一般噴施濃度為0.2%-0.3%,在幼果期及高溫天氣噴施濃度要低,以防灼傷葉片及果實,也可在后期或果實采收后使用。
化肥廠用一般用無水氯化鈣(94%)生產氫氧化鈣;用二水粉末氯化鈣(74%)生產葉面噴施肥、混合造粒摻混肥比較多。